2025年8月8日,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EDP企业家沙龙特邀千亿级国际投并购与运营专家杨益担任主讲嘉宾,以《丹纳赫模式:系统性并购与精益管理》为主题深度剖析了“并购之王”丹纳赫集团持续四十年的高增长逻辑。作为丹纳赫集团前高管及中国区核心业务负责人,杨益老师凭借十余年全球并购实战经验,揭示了系统性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
解码丹纳赫:并购驱动与精益赋能的增长飞轮
杨益老师是浙江大学学士和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MBA,特许金融分析师(CFA)持证人。曾供职丹纳赫集团超过10年,在中美两地担任过多个管理职位,包括中国区生命科学战略及并购负责人、运营公司总经理等,曾领导或参与过总金额超千亿元的并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业务运营和投后管理的经验。
杨益老师开宗明义的指出,丹纳赫模式的核心在于融合系统性并购方法论与精益管理基因,构建可复制、可预测的增长引擎。他回顾丹纳赫自1984年创立以来,如何从实业公司蜕变为市值超2000亿美元的工业帝国,其成功依托“发现-整合-赋能”三位一体能力框架:
精准标的选择系统:通过“市场吸引力-企业竞争力”矩阵锁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建立标准化筛选模型,规避非理性溢价;
DBS(丹纳赫业务系统)赋能引擎:通过“市场吸引力-企业竞争力”矩阵锁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建立标准化筛选模型,规避非理性溢价;
跨周期资源配置机制:以“逆周期投资+顺周期优化”平衡短期盈利与长期布局,持续积累产业波动中的竞争优势。
丹纳赫并非简单“并购-拆分”玩家,而是通过精益化改造将被购企业转化为能力孵化器。
中国企业的实践启示:从价值捕获到价值创造
针对中国企业出海并购的高失败率痛点,杨益老师提出本土化改造路径,强调需突破“财务整合”表层逻辑,转向能力内生式发展:
精益管理重构定位:精益不仅是成本工具,更是增长杠杆;
百日整合路线图:制定并购交割后100日内的系统性整合计划;
ESG赋能跨境合规:以环境、社会与治理标准强化国际合规竞争力。
中国制造亟待从“机会型扩张”转向“能力型并购”,真正的护城河在于交割后能否激活被购企业的内生价值基因。
对话:全球化变局下的并购新思维
在对话环节,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汤一诺教授与杨益老师围绕企业并购展开深度探讨,涵盖四大焦点议题:
趋势研判:企业小型化、非市场性并购及AI对并购决策的影响;
实操挑战:跨境并购竞争策略、家族企业出售动机及投行角色优化;
技术赋能:AI如何重构丹纳赫模式中的标的筛选与运营赋能流程;
本土适配:国资并购决策机制与系统性能力建设的协同路径。
现场企业家也积极参与,就并购与精益管理相关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此次沙龙深入而系统的学习了丹纳赫模式的本质:企业动态能力的制度化表达——其将并购从资本游戏升维为系统工程。为中国企业穿越产业周期提供了方法论镜鉴。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作为中国顶尖的商学院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商业领袖。北大汇丰EDP中心承办学院高层管理培训项目(EDP)等教学项目,定期举办企业家沙龙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四十三期,每一期均邀请社会知名人士、著名学者主讲,旨在通过系列讲座,对当前宏观经济、管理策略、财务运营、决策心理和商业模式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让更多优秀企业家、高层管理者能够了解经济形势,提升全局视野,搭建思维框架,推动商业实践,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