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18日,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魏炜老师的带领下,商业模式38班的20余位同学走访了八马茶业和创维创新谷,实地了解两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经历。此外,同学们还在学院课堂上聆听了来自佛山霍尼韦尔Smart Lighting和飞算科技的企业负责人分享的商业模式创新经验。这四家企业的开放式分享和讨论让同学们受益匪浅。
八马茶叶:产品IP化,品牌平台化
八马茶业自1997年成立以来,经历了4轮商业模式革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价值共创型茶行业平台。与传统茶业加盟不同,八马茶业将自身企业价值环节进行分解,在不同的环节上与利益相关人的价值共创、共生、共赢。将供应链伙伴,渠道伙伴,产品提供伙伴、员工均发展成为合伙人,通过制定标准、赋能伙伴,助力其与八马共同成长。其中,八马为销售和渠道合作伙伴提供的企业家成长教育服务,其做法令我感触尤为深刻。
八马茶业的何总分享了八马茶业发展道路上的几个关键跳跃点。其中在电商渠道上,通过与抖音平台上符合其价值放大环节规则的“超级品牌日”合作,为其创造专属茶产品组合,获得平台流量支持,加速曝光与销售流通。同时通过打造针对不同电商平台不同茶叶品类喜好的直播间,形成渠道的产品差异价值,既覆盖全品类茶叶,也垂直化定向吸引人群。
在茶叶品牌如过江之鲫的中国市场,八马茶业通过百年传承茶文化构建品牌高端价值锚点,并结合“口感识别点”建立品类的用户记忆点,从而打造出特色化的茶叶品类品牌产品,如命名为“世间少有”的具有冰凉口感的老白茶产品。通过线上直播传播影响力,为线下门店引流,提供五维服务体验形成高端品牌记忆点。
从整体的发展来看,八马茶业通过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转型,专注品牌和渠道价值建设,结合电商平台流量变迁机会点、品类崛起趋势机会点和人群消费习惯变迁的机会点,不断升级品类产品,强化品牌知名度。通过不断打破企业传统经营理念和经营边界的思想,以开放的竞合心态赋能行业中分散的个体经营者,将其培养成具有使命感和价值观的中小企业,实现万马奔腾的共同成长。
创维创新谷:重新定义园区——企业经营运营的空间赋能平台
传统工业园区通过租赁空间的产品价差和物业费赚取利润,与空间内的企业形成博弈关系,商业地产普遍出现业绩下滑的本质原因也在于此。如何通过链接更多的利益相关者,赋能企业成长和价值创造,产生多维度的园区自身经营价值空间,与企业从博弈关系走向共赢关系,创维创新谷给出了很好的答卷。
根植于传统家电制造优势,创维集团发展出智能家电,智能系统技术,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等业务体系。基于此,创维创新谷在目标入驻客群的选择上,定位于与其集团业务相关性强的企业,如新能源上下游企业。
在企业的赋能上,创维创新谷关注了企业主体和企业员工两类利益相关人的需求,通过与政府的合作,为企业主体提供政府特色服务如上市前合规服务,通过帮助企业牵线集团内部合作,给企业带来订单;通过争取政府补贴政策,打造人才公寓和商场为企业员工提供稳定的优质居住和幸福的生活环境;同时引入创维学院为园区高管赋能企业管理和发展智慧;举办互动和社群活动,增强园区企业、员工和年轻人流,增强园区工作的创新氛围。
通过利益相关人的需求链接,为不同的利益相关人均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在此生态基础上,作为创维创新谷,后续可发展更多的价值创造空间,如餐饮服务、教育服务等。在不同城市的园区打造上,创维创新谷也基于当地政府支持的产业政策,精准定位不同的入驻企业,不断形成一个又一个小生态,目前创新创维谷已在全国设立接近20个园区,园区中大部分的入驻企业均呈现长期合作态势。
当形成产业集群和不同利益相关人的生态价值空间后,企业入驻不再单纯考虑租金,而更加关注产业发展的整体机会和成本。
Honeywell Smart Lighting:为合伙人提供产品赚钱工具
Honeywell Smart Lighting的商业模式案例是一个品牌运作从亏损走向2年销售达5个亿的产品创造奇迹。创始人李永强通过在蚂蚁市场中找到高端爆品机会,塑造了儿童学习护眼灯品类中的高端国际品牌产品。
在这个案例分享中,创始人李永强凭借Honeywell的知名国际品牌形象,从研究Honeywell自身优势开始、找准目标高净值人群和高端儿童灯具品类机会,对产品未来的价值创造空间进行构想,为投资伙伴、电商渠道伙伴、内部员工合伙人构建了一个价值分配的蓝图,联合了一群优秀的业内人员一起共创价值。
而创始人李永强重点发展的是三驾马车:品牌形象塑造和标准制定、品类中的高溢价产品体验、合作伙伴的赚钱模式。在产品从0开始打造时,首先思考产品价值创造的因果逻辑是否成立,基于Honeywell的品牌力,锚定高端产品的价值创造逻辑成立,通过高净值人群的调研发现,父母对于孩子近视的重视,与跨品类儿童近视矫正OK镜购买价格进行跨品类价格锚定,判断高净值服务对于近万元的儿童护眼产品的购买力,因果逻辑也成立。因而在集结了业内优秀的工业设计人才,和将护眼灯这个产品中每个零部件做到最高质量,形成高端产品的定义的因果逻辑亦成立。
其次在产品具备了高端品牌产品价值基础上,价值放大的因果逻辑是否成立。由于其产品价值空间中有足够的利润让渡给合作伙伴,通过独家绑定每个电商渠道上优秀的净销售合作伙伴,形成长期的共生共赢关系。
创始人李永强作为电商和营销高手,自身具备的实力也是在这个商业模式创新案例中的重要资源能力。因而在整个产品创造和价值发展的因果逻辑中,当不存在明显的逻辑漏洞时,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商业模式是否成立。在这个案例中,独家合作可能成为未来的价值创造中的逻辑漏洞,企业的边界,需要不断的引入新增利益相关者,从而放大价值空间创造的多元性。同时高端产品价值锚定结合趋势和人群需求发展将发生变化,故未来Honeywell Smart Lighting还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飞算科技:Java软件行业中的新质生产力
飞算科技作为一家Java软件服务咨询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发展至300人团队时遇到瓶颈,面临企业如何解决人员臃肿和开发效率低下的问题。由于Java软件行业的特殊性,不同的程序员在开发软件时,使用自己擅长的工具,代码的写法标准不一,导致一个软件共创过程出现代码臃肿冗长,漏洞,和可更换性差的问题。
飞算科技的CTO陈定玮为解决这个效率问题,通过结合大语言模型的代码片段式生成特点,通过Java软件架构设计和基于prompt及内部Java代码沉淀的大数据训练,构建了一套内部通用型SoFlu-JavaAI,将以往需要330+天27人力完成的Java开发,缩短至9人+5个SoFlu机器人+45天完成。从而优化了内部人力结构,从原有300人的开发团队,浓缩为40人左右的团队,降本增效。
目前SoFlu-JavaAI在内部使用期,未来飞算科技计划赋能给软件行业Java开发从业人员,通过Saas服务,辐射全球接近300万的Java开发人员。在讨论环节,同学们纷纷建议,如利益相关人的选择上,是否可以选择软件开发公司,中国存在接近30万家人员规模在20人左右软件开发公司,赋能他们帮助他们提升开发效率,亦或是采取类似Notion和Salesforce的发展模式,通过软件大使,让用户成为合伙人模式完成扩张。魏炜老师也给出建议,通过与增值服务商的合作,形成上下游合作关系SoFlu-JavaAI可成为这类型公司的“插件”。
每个行业未来都可能通过AI重新改写,飞算科技引发我们思考各自企业的价值创造环节,是否可以通过大语言模型的应用开发实现降本增效。
【结语】
两天的企业走访和深度交流,4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案例中都有着各自的闪光点,企业走向生态价值创造成为必然,不同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关键资源能力不同,做法亦不可能一致。然而究其根本,从企业利益相关者自身优势能力和资源作为思考的原点,分解自身企业当下的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思索如何从重资产到轻资产,如何从单一价值创造到更多元的利益相关人的价值创造空间,如何构建企业新的优势能力和资源,从而生生不息的链接、创造和放大价值创造。
其中价值创造和放大的因果逻辑作为企业家在思考一个生态商业模式时,亦需要考虑其逻辑的合理性以及其中的逻辑漏洞。用魏炜老师的话作为结语:“企业需要敢于学习,能够跳出自己的边界,不找借口”。感谢此次的企业学习实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