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5年9月就任北大汇丰商学院EDP同学会总会会长以来,香港浩源国际集团董事长梅苏林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组织优化和会务改革,使同学会的面貌为之一新。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在繁忙的公司管理之余,这位商界领袖是如何用“三真”理念领导这个拥有16000多名商界精英的庞大组织,完成从活动到理念的飞跃?就此话题,梅苏林会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就任会长以来,您采取了哪些举措来促进同学会的发展?
梅苏林:同学会组织的迅速壮大,一直紧跟学院发展变革的步伐,特别同学会经历了数任核心组织,自接棒“会长”以来,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梳理”,对同学会的许多事务加以鉴别和梳理,解决一些棘手的历史遗留问题。虽然过程艰辛,甚至也有很多同学不能理解,但是终归是成功的开始,很高兴看到目前同学会的各项工作都已经走上健康、低调、务实的方向。
我做的第二件事情是“重建”。我曾经参与过商会组织,有了过往对社团组织的管理经验,所以我在组建新一届同学会之初提出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团队,也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核心服务团队。通过环环相扣的推荐模式和各方面考察,从每个班级中吸收部分正能量的核心成员进入同学会服务团队。在这样的组织里,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的职责。既做到了公平、公开、公正,又促进新老班级之间的衔接。而通过这种模式,核心团队也正因为凝聚了这样一批正能量的成员,我们的服务团队朝气蓬勃、健康向上。
团队的组建最怕的就是没有门槛地把“关系户”都拉进来,如何服众?核心团队又是什么?核心团队就是把来自不同方面,而又都是正能量的同学团结在一起,共同为这个平台打拼、为大家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同学会。目前,同学会的机制已经建立起来,既平稳又健康。同学会的活动,在核心团队的推动下也都是非常顺利地进行着。北大汇丰EDP同学会也将会越来越强大。
记者:这些举措体现了怎样的理念?
梅苏林:什么样的同学会更能凝聚人心?同学会要实现持续成长,必定取决于其价值观、理念等基因。所以我在就任会长时,就提出了“讲真话、诉真情、做真事”的理念。之所以提出“三真”这么一个理念,因为同学们本身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所处的环境大为不同。而不管在读北大之前你曾从属于任何的“圈子”,既然走进北大,成为了同学,我们所做的事情一定要是正能量的,一定要符合北大的精神、北大的气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自己所做事情负责、担当,做什么事情都要诚信、真实,拒绝一切虚假行为。
特别在改革前沿的深圳,人人讲究效率和产出,如果同学之间都忙于相互吹嘘,就会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生命。打个简单的比方:假如为了一己私利,在同学圈子鼓吹自己的企业如何如何,而一旦真实情况为同学所了解,不但解决不了企业本身的困惑,面临的更将是不再会有任何同学相信你的任何一句话。所以,我强调,同学交往必须“讲真话”。
我们都在商界历经百战,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而与此同时人人都不由自主地戴上了一层厚厚的面具,时刻防御着。但是,在黄埔,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毕业墙下卸下面具,动以真情。同样,在同学会中我也要求大家卸下面具 ,这就有了“诉真情”。对错与否,认同与否,大家要直言相谏。我想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交往是最真诚、最实际的。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和优点,我坚定地认为人和人之间地交往真的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相互的猜忌之中。是与否,对与错,一切尽在努力沟通之中。坚持这样而为之,对人对事也都会愈加地自信。
另外,在处理同学会事务上,我不存在任何的私心、私利。面临抉择之时,也不会因为同学之间私交的程度刻意地去偏袒谁,而是从整个事情上看谁更加适合,更符合北大汇丰的高度。 “尊重事实,不靠关系”,我想这就是“做真事”。
记者:作为会长,您认为您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
梅苏林:作为会长,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把关”,也就是把控各个同学组织活动的“底线”,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北大汇丰的声誉。同学会的任何活动,旨在促进同学间的交流,帮助同学企业发展得更好,走正确的道路。“商学”——有商,有学,学院、老师代表“学”,同学企业基本上代表“商”,只有“商”和“学”结合得越好,才对商学院的发展越有利。
记者: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都具有一定复杂性,这也给很多同学企业的经营和决策带来了较大压力。请问您对此如何看?又有哪些建议?
梅苏林:就国际形势而言,刚刚结束美国大选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很多市场的担忧。但是,我认为美国的机制已经非常成熟了,哪位候选人胜出对美国本身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和变化,只是政策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总的来说,目前的国际经济秩序还是由美国主导的,市场中的许多“游戏规则”都是由美国制订的,而中国还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作为中国的企业家,我们必须在这个大前提下制订自己的发展战略。
另一方面,无论是从企业规模还是从发展阶段上来说,同学们的企业一直存在着“参差不齐”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一条具体建议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但是,有一点值得提醒:
在同学中,大部分企业很低调、很务实,但也存在部分企业华而不实。在同学的圈子里商机无限,很多同学热衷于一起投资做项目,我曾在我们班级里就反复强调过:“不建议大家在做不到相互了解的前提下盲目投资、合作。”当下我仍然建议大家在相互不足够了解的阶段,保持一种稳定和理性的态度是最好的。
正如海闻院长所说,一定要“脚踏实地”。目前中国正面临巨大的变革,如果不能坚持脚踏实地,市场的冲击一定会给企业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企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单纯产品的竞争转向新观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竞争。我们一定要多维度的思考,了解自己有能力做什么事情。当做不到足够了解自己的时候,建议不要去做任何的决定。其实,对于人来说,最困难的就是了解自己。一个把自己看透了的人才是最可靠的,也是一定会成功的。而一个人最大的失败往往也在于不了解自己。做企业,切记量力而行。所以,每个人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这个才是最关键的。
另外,“只要敢想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李嘉诚曾亲口对我说:“现在换做你来做我以前同样的事情,你也一定会失败的,因为是那个年代成就了我。”所以,紧跟时代步伐比什么都重要。
一个是“理性”,一个“自知”,我想这是应对变化的关键。不管你的生意大小,都要保持清醒,仔细地分析判断自己的能力所在再做决定。因为,在当今时代,最大的成本就是时间。
记者:在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学习过程中,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梅苏林:我来到北大汇丰商学院就是为了学习。我认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判断”,这也是为人处世的最高境界。通过在北大汇丰商学院的学习,拓宽了国际视野,学会从多层次、多角度看问题,自己在对人、对事方面的判断能力都有精准的提升。
除此之外,我在北大汇丰商学院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这么多高水平的教授和同学。教授们为我指引方向,更多是要让自己在实际的管理和经营过程中学以致用。而在同学交往之中却又是正、负能量的交融,吸收正能量的同时,如何能很好地帮助别人转化掉负能量,其实也是一个人的成长。帮其他人的成长,自己也得到了成长。在此过程中,与各种各样的人都能够做到很好的接触和交往,人生才会更完美。
(采写:晓春)